[GCS 教學] Google Cloud Storage 是什麼?有哪些功能和優勢?

在雲端運算的時代,儲存資料不僅需要安全可靠,還要能應對各種複雜需求。Google Cloud Storage 正是這樣一項解決方案,為個人與企業提供了強大的雲端儲存能力。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其功能、組成元件、特色與優勢,讓你全面了解這款服務。

一、Google Cloud Storage 的基本概念

(一) 定義與用途

Google Cloud Storage 是 GCP 提供的物件存儲服務 (Object Storage),設計用於儲存任意資料量的非結構化數據 (就是檔案)。無論是照片、影片、文件,還是備份資料,都可以透過這項服務輕鬆管理與存取。

一句話來說,就是無限大的儲存空間。

(二) 誰適合用 Cloud Storage?

它適合各種規模的使用者,從個人到大型企業。個人用戶可以用來儲存重要檔案,而企業則能利用其存放客戶資料、大數據集與機器學習模型所需的資料集。

二、Google Cloud Storage 的核心功能

(一) 儲存與存取大量資料

透過其高效的物件儲存架構,Google Cloud Storage 可以處理大規模的數據,並確保即時存取,不用點擊之後還要等待,可以立即下載檔案。

(二) 全球分散式基礎架構

Google 的資料中心遍布全球,讓你不論身在何處都能以低延遲存取資料。

(三) 安全性與資料保護

Google Cloud Storage 提供內建的加密機制,確保資料在傳輸與儲存過程中都受到保護。此外,它還支援細緻的存取權限管理,每個檔案都可以有單獨的 ACL (存取控制清單),避免未經授權的存取。

三、Google Cloud Storage 的組成元件

(一) Bucket

中文叫值區,或稱儲存桶,所有的數據都被儲存在「儲存桶」中,這是 Google Cloud Storage 的基本容器。你可以對每個桶設定不同的存取權限、儲存區域與儲存類型。下圖就是 Bucket:

(二) Object

每個檔案即是一個物件,這些物件被存放在 Bucket,並且有唯一的名稱來標識,就是檔名不能重複喔!

下圖的 A.png 和 B.png 就是物件:

(三) IAM 和 ACL

除了 GCP 原本在專案層級的 IAM 設定以外,每個 Bucket 都可以設定自己的存取權限。

因為你在專案層級設定小明讀取 Cloud Storage,那小明是可以讀取到所有 Bucket的,如果你只想給小明讀取其中一個 Bucket,你可以在那個 Bucket 專屬的 IAM 單獨設定讀取權限給他。

如果你想要每一個檔案都分享給不同的人,可以給 Bucket 啟用 ACL,這樣每一個檔案都有單獨的權限管理畫面,讓你個別設定檔案的分享對象。

(四) 類型與儲存類別

1. 標準型(Standard)

適合頻繁存取的資料,例如公司官網、電子商務網站的產品圖片和影片檔。

2. 近線型(Nearline)

專為每月存取一次的資料設計,適合資料備份和存檔用途,要注意一個月存取2次就會比較貴喔!

3. 冷線型(Coldline)

用於存放90天存取一次的資料,成本相較更低,例如歷史資料或合規需求相關檔案,要注意90天內存取2次就會比較貴喔!

4. 歷史歸檔型 (Archive)

最低成本的選項,適合多年存取一次的資料,特別適合存檔和法律合規要求,要注意 365 天內存取2次就會比較貴喔!

5. 自動型 (Autoclalss)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資料多久會存取一次,選這個就對了。如果你放在 Standard 超過 30 天都沒存取,它就自動移到 Nearline,超過 90 天就移到 Coldline,超過 365 天就移到 Archive。

萬一期間被存取一次,它就自動移到 Standard,讓你不會被多收取存取的費用,很貼心的功能喔!

四、Google Cloud Storage 的特色

(一) 彈性與高可用性

Google Cloud Storage 提供 99.999999999%(11 個 9)的耐久性 ,確保數據的持久性,並支援自動擴展以應對流量高峰。

耐久性 (Durability) 指的是資料還在不在。

可用性 (Availability) 指的是這個服務能不能運作。

曾經有個政府部門將 Open Data 提供給手機每小時抓取一次,原始資料放在地端的主機上,但主機撐不住大量手機的存取,就像是每小時來一次 DDoS 攻擊一樣,一打主機就掛。

後來我教客戶把檔案放在 Cloud Storage,並提供範例程式碼,從此之後完全解決了問題。

因為 Cloud Storage 強大的 API,每秒能承受幾百萬次的存取,每天幾十億或幾百億的存取都沒問題,真的是非常穩定的服務。

(二) 價格透明且經濟

Google 提供按使用量計費的模式,並根據不同儲存類別調整價格,經常存取的檔案放 Standard,久久不用的檔案放 Coldline 或 Archive,讓你以最少的成本滿足儲存的需求。

(三) 與其他 Google Cloud 服務的整合

Cloud Storage 與 BigQuery、AI 平台等其他 Google Cloud 服務無縫整合,你就 不用為了做大數據分析或開發 AI 應用程式,還要把資料搬到別地方,進一步提升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

五、使用 Google Cloud Storage 的優勢

(一) 提高業務效率

透過集中化的資料管理,團隊可以快速存取所需資料,節省時間,提升生產力。

(二) 減少運營成本

根據數據的存取頻率選擇適合的儲存類別,避免支付不必要的成本。

尤其是取代 FTP,FTP 使用傳統的帳號密碼驗證,安全性太低了,而且 FTP 會使用跳動的 Port,對防火牆管理來說非常麻煩。重點是 FTP 還是一台機器,還是有效能上的限制,而 Cloud Storage 只是一個 API,永遠打不掛的 API,兩者真的是天壤之別。

(三) 支持創新與數據驅動決策

結合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Google Cloud Storage 幫助企業挖掘更多商業價值。

六、實際應用場景

(一) 資料備份與恢復

使用近線型或冷線型儲存類別進行資料備份,確保關鍵資料在意外中能迅速恢復。

(二) 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

將數據儲存在 Google Cloud Storage 中,並整合 BigQuery 或 TensorFlow 進行分析與建模。

(三) 靜態網站託管

透過 Google Cloud Storage,你可以輕鬆託管靜態網站檔案,並使用其全球網路加速存取速度。這樣的好處是,網站根本就不在主機上,駭客怎麼打都打不掛。

七、結論

Google Cloud Storage 是一款功能強大、價格透明的雲端儲存服務,適合各種規模的數據存取需求。不論你是個人用戶還是大型企業,這項服務都能幫助你有效管理資料,減少成本,並支持你的業務創新。

八、常見問題解答

1. Google Cloud Storage 的費用是如何計算的?

費用依據存取頻率與儲存類別計算,包括儲存費用、操作費用與傳輸費用,具體價格可參考官方網站

2. 如何選擇適合的儲存類別?

根據數據存取頻率與用途選擇,例如 Standard 適合頻繁存取,Nearline、Coldline、Archive 適合長期存放的數據。如果都不知道,選 Autoclass 就對了。

3. Google Cloud Storage 是否適合新創公司使用?

非常適合,初創公司可以按需付費,無需預付大筆硬體成本,並利用其高可用性快速擴展。

4. 我可以在不同地區設置儲存桶嗎?

可以,Google Cloud Storage 支援多區域與單區域設定,滿足不同的存取速度與數據主權需求。

5. 如何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使用內建的數據加密、細緻的權限管理,以及整合身份與存取管理(IAM)工具,確保數據安全。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