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P 轉職] 轉職雲端架構師之後會有怎麼樣的發展?

一、工作經驗快速累積

當你去公司報到之後,主管可能會提出一些需求,

然後請你去規劃雲端的架構。

例如主管說「幫我建一台 Linux的機器,要裝 Apache」,

這樣的需求很粗略,你必須把要問的問題一次向主管問清楚,

例如哪種型號?多少 vCPU 和記憶體?要怎麼連線?要不要外部 IP?

OS 版本?Apache 版本?Disk 多大?

你需要有快速回應的能力,知道對方少給什麼資訊,

趕快回覆跟他確認細節,或是自備一張常用規格表,

請對方填寫後再給你確認。

或者,客戶問「我的 Windows 能不能直接搬上雲?」

這需要你對於客戶環境、搬遷方式、成功機率,

和 Windows 授權機制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完整回覆客戶。

二、跳槽機會

如果你在 104 或 Linked-in 詳細更新你的經歷,

你很快就會收到外商或獵人頭的面試邀請。

如果你工作還不夠久,不要急著跳,至少待滿2~3年,

並且利用時間加強英文,因為 Linked-in 上很多工作都是來自國際大廠,

這會是你的「下一站」。

三、深耕領域

當你做久了會發現, GCP 涵蓋的領域很廣,架構只是剛入門。

接下來你可以依照公司的需求或自己的興趣深耕,

如果對應用程式平台有興趣,可以研究 GKE 和 Anthos;

如果對資料有興趣可研究 BigQuery、Dataflow、Dataproc、

Data Fusion 還有 Cloud Composer 等。

如果對 AI 有興趣可以研究 AutoML、TensorFlow、

DialogFlow、生成式 AI 等,

只要能對上述任何一項非常專精,就能得到更專業的職位和錢途。

自立門戶:接案、顧問、企業內訓

當然,你也可以持續走架構師的工作,

因為光是這一塊已經吃不完了,而且隨著經驗的累積,

你可以收集到各種產業的商業模式和雲端架構,

這會有助於你變成一位充滿經驗的雲端顧問。

當你具備足夠的底氣和業界的名聲,

你也可以辭職創業,擔任講師、顧門或獨立接案。

不過這也需要你在網路上經營個人品牌,

選擇部落格、Youtube或 IG 來持續產生內容,讓案子自動找上你喔!

由此可知,雲端架構師的路是越走越寬的喔!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的話,

可以來考慮加入GCP 線上課程《雲端架構師養成班》喔!

返回頂端